[活動報導] 高教現場如何與社區連結合作,如何透過方法和場域構成連結?

2022「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培育計畫成果聯展」活動紀錄 2022/08/26

  在教育部「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培育計畫成果聯展」,大會邀請計畫團隊教師以「線上短講直播」的形式,分享各自在計畫執行的心得歷程與收穫。此項活動獲得計畫團隊教師的熱烈相應。教師們在短講活動中分享彼此在計畫中的收穫與成長,展示豐碩的教學成果與教育現場的實踐動能。

  國立臺南大學王婉容老師以《跨領域風土藝文創作課程中與社區共構的旅程——以社區劇場教學模式的創新和反思為例》為題,分享國立臺南大學執行敘事力計畫的歷程。計畫團隊帶領學生參與社區劇場、影像史學、創作媒體運用、環境生態敘事力等課程,並一同前往各個山水據點進行實地踏查,開啟跨領域敘事力合作。他們通過攝影圖像,針對場域藝文生態進行了解與對話交流,並最終帶領學生舉辦圖文攝影展,同時通過田野訪談收集故事改編成的在地戲劇。南華大學陳婷玉老師以《誰的社區參與?學生?老師?在地人?》為題,說明計畫實踐的過程,如何以社會目標與需求為導向,與社會人士頻繁接觸、密切合作,建立互信互助的基礎。課程帶領學生走進萬國西苑的社區活動,採用說故事的方式行銷社區。教師們引導同學深入社區、融入社區,從而了解社區的需求。嶺東科技大學林東毅老師以《從高齡化議題導向訪談實踐——以童庭基金會場域為主》為題,說明課程是如何引導學生了解高齡社會議題。課程首先藉由影片,引導學生理解現代的年輕人都是未來的老人,以此叩問學生該如何面對年老問題?過程中,教師邀請基金會老師傳播年老體驗的感覺,經由長者訪談達成青銀共學,使同學的共感能力變強,促進青銀共學。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黃之暘老師以《從課堂往場域,看市場進廚房!》為題,說明課程的前身是為「養殖與食魚文化」,而今則是「食魚文化」的踏查與體驗。教師帶領學生參觀基隆觀光漁市,往傳統市場進行踏查採訪,並負責挑選魚種、思考烹調。課程同時安排海科館生態廚房進入教學現場,與學生進行烹調技術的交流,營造學生在漁業、養殖業、加工業的專業訓練的環境。亞洲大學葉榮輝老師以《「深」入「淺」出體驗國道六號之美》為題,分享團隊踏查,交流道的自然生態,通過生態保育與人文之旅,了解國道六號的歷史與相關議題中山醫藥大學陳怡孜老師以《課堂中的理論和臨床環境銜接》為題,聚焦醫學生的醫學倫理議題。課程關注如何通過臨床專業的醫病溝通,增加學生醫病關係的敏銳度。不僅是技術層面的臨床見習、臨床實習口腔外科、阻生齒拔牙的無菌操作流程,同時更是經營醫學生對於牙醫倫理學的認知。倫理議題搭配敘事力,藉此擺脫專業的宰制,促進臨床學習思考切身的真實處境,使得治療過程產生更大同理心。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林建州老師以《『跨域創客·學得是你不知道的事』——後疫情的創意》
為題,說明創客教育是近年呈現的一種教育轉型,融合訊息技術、強調跨領域,以「手作」為方式,挖掘自身潛能。而議題導向學習模式,則是帶領學員進入場域進行勘察,並透過與使用者經驗與互動過程中了解真實問題。當中同學們經由設計發想,製作找零機、殺菌手套、表情符號口罩,並在期末進行成果展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吳淑玲老師分享的《場域合作之永續性共學與共享》,引導學生從整體社區營造的問題,思考經濟與生態的平衡,並提出品牌方案的診斷與執行,使得桃米能成為負責任的消費經濟體,真正落實生活生態博物館的目標。課程經由「品牌管理與新創」、「社區調查與方案設計」兩堂課,帶領同學關注產業行銷面。根據同學對桃米的觀察,帶領寫出關於桃米觀光敘事宣傳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楊智琄老師分享的《多元敘事·走進偏鄉——場域合作教我們的事》,課程的實踐場域是台東的關山親水公園。課程透過共同場域課程間的共構合作,關注時常被社會大眾所忽略的偏鄉群體。關山親水公園主要以客家人和阿美族為主,屬於地理位置和族群意義上的偏鄉。藉由訪談地方人物了解現實世界的問題,讓大家對偏鄉有更多的了解,思考年輕人可以做些什麼,同時增進對偏鄉的了解。


  計畫團隊教師們共同關注如何與社區連結合作,關切如何透過方法和場域構成連結。不管是漁村歷史、社區行銷、醫學倫理、或是偏鄉議題,皆重視承載在「人」身上豐富的人生故事。而不同科系的學生共同面臨挑戰跨領域,在場域實踐的過程,逐步從經驗隔閡到建立聯繫,學習沉靜下來用活生生的感官和場域的人交往,體會課程的意義和價值。

>>>短講精彩回顧:
A-1教學創新──王婉容老師陳婷玉老師、林東毅老師
A-2教學創新──黃之暘老師、葉榮輝老師、陳怡孜老師
A-3教學創新──林建州老師、吳淑玲老師、楊智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