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教師團隊的跨領域對話!跨域只在一念之間

2022「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培育計畫成果聯展」活動紀錄 2022/11/16

  A-10至A-12場次為「跨領域對話」主題短講,夥伴一起跨域能夠互相改變,可以利他走出專業,如果沒有積累,就會變成沒有產出,也等於沒有教師本身沒有改變,學生也不會被教師感染,產生學習動機。跨域只在一念之間,亦邀請大家接納他人的專業,儘管改變很難,教學與學習是互相的,需要每個在場的人投入,才有辦法收穫不同的風景。

成為愛的支持系統

  外籍生居多的高苑科技大學團隊(子計畫二A),孫鳳吟老師看見外籍生的需求,給予相對應的關懷與支持,辦理許多相關講座,讓外籍生可以在臺灣這片土地有力量的站起來,且帶著與當初不同的心情與能力回到母國發展。由於外籍生數量逐年增加,使得校內課程轉型,執行計畫也從生命敘事、實踐到思維共構,老師提到一段話:「教學不只是講授,學習不只是聽講,沒有達到生命改變,教學只是知識傳播。」這段話讓團隊教師堅信關懷本身是一種責任,同時點亮了教師。

在場域中發現微光-以文學靠近現場、用藝術使其發光

  文藻外語大學團隊(子計畫二A) 擁有機緣,與覆鼎金保安宮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陳子梅老師「以文學靠近現場」透過文學與場域歷史接軌,連結個人感受,促使社區活化加上本地植物、空間,「用藝術使其發光」讓學生經過藝術轉譯,達到課程目標──創造能夠影響他人的事物,辦理攝影小展讓居民、外來者發現屬於場域的亮點與了解這塊區域的意義,即使計畫結束,依然能夠與覆鼎金社區擁有深厚的連結。

翻轉勞動力:利他與實踐的永續

  大仁科技大學團隊(子計畫二A),馮靜安老師從學生面改變切入,讓專業結合敘事力,讓學生畢業後可以在專業領域擁有溝通的軟實力。在每次的工廠踏查打破學生迷思,讓不同領域的教師結合文本,學生可以擁有自己跨域的理解與角度,也在當中被激起學習動能,期待每一次跨域對話的過程,亦幫TA設定制度,讓他們循序漸進,找到自己的定位,再以策展給他們表現自我的機會,並在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增強所需能力,掌握未來的鑰匙。

跨領域對話:教師社群的蝴蝶效應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團隊(子計畫二B),潘怡儀老師講述社群教師之間如何從陌生到成為好友,就像是一首曲子不同樂譜的合作,依據樂器不同有不同樂譜,乍看之下即使皆是藝術,卻有天大的差異。以「共感」作為核心目標,讓學生面對過去的藝術與音樂產生感情,探索當事人的情感與故事,就能在表演當中透過作品與音樂傳遞出去,缺少了情感的藝術並非藝術,在各個系所專業的教師,也作為代表激起了小小的漣漪,而後影響學生、影響自己的作品與演出,被其他機關看到或聽到,有了更多的機會可以實踐與發散。

歷史縱深與社會現場:跨領域前瞻議題化為口述/影像/文字敘述力

  高雄醫學大學團隊(子計畫二B),李淑君老師認為面對一個社會現場的議題時,每個不同面向(社會、政治、文化……)就是一種跨域的可能,而敘事力是透過口述、影像、文字帶出的故事畫面,能夠傳遞族群之間的生命敘事,一次次使用書本、報導文學、講座、田野調查,讓學生能蒐集到更多元的生命敘事培養前瞻視野,訓練學生針對議題、經歷展現的敘事能力,有明確的主軸與目的幫他人訴說他們的故事,放大需要被解決或重視的所在之處,看到人與社群間的關係。

跨界、跨域、跨心一動物人文心轉變

  國立中興大學團隊(子計畫二B),周玟觀老師議題思考取向的文本解謎中文系與獸醫系學生的本質,在初次接觸獸醫系學生時,對於他們寫出的文字生冷感到意外,也想利用人文平衡科學元素,提升感受力、思考力,但中文系與獸醫系之間的對話如同計畫核心,需要跨界又跨心,中文系需要點理性,獸醫系需要點感性,兩者皆需找到平衡點。思考過後,也需提升專業知識方面,邀請法官、律師說明法律面的動物權,邀請校內數據系讓學生看到現今社會上這類議題占比與關鍵字,建立對於動物的責任感與觀念,而不再用大眾的形容詞去看待議題。

敘事醫學

  臺北醫學大學團隊(子計畫一),蔡宗良老師以「永續」、「在意」、「認同」為主要推行目標與概念,讓校內理解同理轉譯表達,讓校內其他非計畫教師非單純參與,而是要讓教師初步理解計畫執行,因此設計整套工具(文字、學習單、評量…….)提供校內教師,達到更高層次的擴散,也設立全台第一家敘事食安VR中心,打開能見度與機會,為信義區提供永續的機會。

跨域合作活化教學

  由於幼保專業太過廣泛,實踐大學團隊(子計畫一),王慧敏老師評估專業內容教學法與專業知識是否能讓學生吸收並實用,與更多方面專業的教師們聚焦護理、健康方面,利用案例教學法讓學生面對突發狀況可以立即反應並處理,互相合作維護孩子的安全;認識現今幼兒園的環境,針對幼兒安全容納建築專業,了解改造成功的案例,期末時學生需針對幼兒安全在法律規定之下規劃安全區域,如:教學區、用餐區、玩樂區,增加實習之前的先備知識。

文化永續的可能性-以SDGs為出發的跨域古蹟課程

  第一年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團隊(子計畫一)做了大膽的嘗試,讓學生透過三個大專業課程學習達到跨域的目標,但從回饋中發現學生學習效益不大,最後坐落在謝濬澤老師「臺灣歷史與古蹟」,在一堂課之中達到跨域,回到「人」──文本、訪談了解居民與建築本身的連結與意義,不論是導覽、以租代住,甚至是實境解謎,讓文化遺產可以透過多元面向保存,讓歷史文化透過重層性質得以傳承。


>>>短講精彩回顧:
A-10跨領域對話──孫鳳吟老師、陳子梅老師、馮靜安老師
A-11跨領域對話──潘怡儀老師、李淑君老師、周玟觀老師
A-12跨領域對話──蔡宗良老師、王慧敏老師、謝濬澤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