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對話-共好」為主題,帶入策展精神展現計畫執行成果;並邀請合作場域:南洋台灣姐妹會協助美食、服飾文化體驗、新北市教育局科長、鶯歌商工及新北高工校長主任等與會與新住民姐妹及新二代同學進行座談。
利用期末成果展期間,辦理一場「回家路迢迢--新住民X新二代:分享與對談」,與會貴賓與新二代的同學進行座談,促使同學看見他人的處境而學習同理、包容、接納及尊重多元族群,以促成多元文化價值的「昂揚」。
除美食外,透過文化的體驗,也可以更認識一個國家的特色。在本次活動中,辦理「尋找南洋味--東南亞:美食X文化X手作」,透過手作讓同學體驗東來自柬埔寨的送水節,讓同學對不同的文化,更能瞭解與尊重。
「包裝東南亞--東南亞節慶櫥窗設計展」也是「商品陳列」課程的期末總成果,引導同學以東南亞國家節慶陳列設計為主題,撰寫設計理念及主題元素,以培養學生共同解決問題、敘事書寫與口語表達的能力。
110-2學期因為疫情,無法舉辦實體的成果展,但仍以主題式策展精神為主,將計畫課程成果展現於線上,透過課程與活動的安排,讓我們與新住民的生命有所交會。
上學期為劉育瑄所著之《身為在台灣的新二代,我很害怕》,透過書中作者寫出有關東南亞新住民和新二代在台灣的生活,讓同學反思,是否叫「我們」會更好。
老師告訴同學有關東南亞新住民和新二代在台灣的生活,文化差異較為明顯,透過此類的衝擊,讓同學更能以共榮共好的態度看態彼此的不同。
下學期則是托馬斯•斯坎倫著之《為何不平等至關重要》,透過文本的研讀、議題討論與反思寫作,讓TA從中自我成長、主動學習,此為本計畫重大收穫。
在讀書會的最後,同學們討論到人們有很多種理由反對不平等,可能是因為不平等帶來的影響、因為不平等扭曲了人與人的關係,或是產生不平等的體制不合理。但在社會體制合理化的過程中,產生了許多不公平的現象。
22「季風吹過東南亞」成果展影片
將看見 東南季風為期3天的成果展活動內容,剪輯成影片,展現動態成果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