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專欄作者簡介

作者|
翁燕玲

人物專訪
聲音印象串連青銀共融,譜出高教探究實作的和諧樂章 ——專訪嘉南藥理大學孫自宜老師
作者:翁燕玲
時間:2022/08/02

關鍵詞:跨領域、場域、社群經營、體制、青銀共融、探究與實作、聲音地景


        2020年7月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計畫全國團隊成果聯展有一幕令所有在場者動容的畫面,銀髮長者和大學青年一起拿著親手製成的木箱鼓等木製樂器,搭配薩克斯風等共同演奏台灣民謠,譜出青銀共融共學共作的和諧樂章,這場青銀和諧共融的感人音樂會幕後有一群在場域默默努力,帶領學生和社區持續深入互動的大學老師們,這群嘉南藥理大學孫自宜老師團隊的老師,所以能讓台上學生與社區長者們展現優異默契共同合奏美妙樂曲,憑藉的是一年半來執行計畫培養出團隊成員間、師生間、團隊與社區間的信任與深度連結。

        細究孫自宜老師團隊的特色,在計畫名稱上由108年「青銀共融聲音印象」到109年「青銀共融聲音記憶」,都是以獨特的「聲音地景」(soundscape)做為串連議題及多方場域利害關係人的核心,透過樂器製作及音樂演奏會為表現任務,導入青銀共融議題,以終為始規劃跨領域課群,讓學生在課程中學習製作樂器,和社區長者一同學習及演奏樂器,並且由不同專業老師跨領域合作,規劃不同課程以學習解決場域議題,讓社區長者能透過團隊計畫的規劃活動,變得更健康更有活力,同時已發展出社區的特色和深度認同,孫自宜老師團隊在場域經營成果有目共睹,如今更有其他擴散效益出現。


場域經營與社群密切合作的成功要訣

        藉由團隊計畫一年半的費心深耕場域所累積的成果,高雄湖內區公館社區近期進一步申請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點燃生命之火」計畫時,即以計畫成果之一木箱鼓樂器放入申請規劃書,並順利取得該計畫的補助經費,其中亮點即是規劃木箱鼓遊戲做為社區學童課輔活動,「足以證明我們計畫場域經營和議題解決的成果已在場域現場發酵,木箱鼓已成為社區特色,而成為社區認同感的來源,青銀共融共學木箱鼓樂器,已成為社區的象徵和代表故事,社區居民最近還在問能不能再多做一些木箱鼓,想要進一步擴散運用,其他社區看到後也很想跟進。」孫自宜老師說未來他們想要發展社區樂團,這些都充分展現團隊場域經營成功的具體成效。

        然而在場域經營如此順利的風光背後,計畫團隊也曾經歷場域轉換及磨合等過程,才漸入佳境,社群團隊跨領域專業的協調合作則是由逆境轉為成功的重要關鍵。「我們計畫裡社工系的盧禹璁老師是場域專家,因為社工專業需求已長期深耕幾個社區,對不同社區的狀況都有深入瞭解,計畫初期原本設定的社區因配合度等條件的變化而不適宜再做為計畫場域,盧老師就由他長年經營的社區名單中再精選出較適合的公館社區做為替代場域,果然場域經過調整後,場域利害關係人和團隊的協調配合更為理想,成為計畫推動成功的關鍵。」因此教師社群善用彼此專業合作解決議題,正是孫自宜老師團隊場域經營成功的重要關鍵。

        這種社群成員互助合作、發展計畫特色的例子還包括尋求協力製作學習的資源,木箱鼓等樂器製作做為孫自宜老師團隊計畫學習的主要成果,如何為學生創造更多實作和學習的機會則是另一重點,孫自宜老師自己即是木工製作愛好者,和家具產業博物館關係友好,因而帶入此一資源,「學校其實可以做為場域和場域相關企業的橋樑,讓社區和社區裡的企業共同合作、共創繁榮,所以我和家具產業博物館洽談,讓學生可以在這裡一面打工一面練習,也能發揮創意為館方研發一些小物件,如此一來,不必靠產學合作案,就能為學生找到更多免費實習的資源,又能增加他們實作學習的經驗。」團隊的陳振盛老師以社會工作視角帶領學生訪談拍攝及詮釋社區長者生命故事時,因學生反映不會編劇,而特別聘請編劇老師上課,新的學習資源讓跨領域敘事力能更多元更深化,對議題的探究學習也能深入,更促成109年計畫全新新創課程的產出。音樂專業的陳如萍老師則牽線引入知名本土創作樂團打狗亂歌團一起合作,都以個別專業協助團隊開發更多學習資源以共同解決場域議題。


距離近,深入社區生活

        除了團隊成員各自貢獻專業,共同協調解決跨領域問題外,能和社區建立良好關係,活化社區,團隊老師們經營場域的祕訣更令人好奇。孫自宜老師指出,「距離近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選定的場域學生自己騎腳踏車去只要10-20分鐘就能到達,學生才能常接觸場域,如果要花大量交通時間才能到的話,和場域接觸機會和時間必然受到限制。因為距離社區近,社區舉辦活動也常邀請我們,老師和學生們就會一起去參加,這樣才能進入生活的層面深入瞭解社區,與社區的互動關係才會更親近。」在如此密切與社區互動的情況下,最近社區已有長者看到師生們往返奔波,主動表示願意提供空房給學生居住,此一現象代表社區對團隊師生的信任和關懷,也意味計畫團隊成功經營場域後,讓計畫成果不只是「青銀共融」,更可能邁向「青銀共居」。


學習產出連結庶民生活

        另一個促成師生和場域自然而深入連結的要素,則是「聲音地景」(soundscape)在場域議題的活用而產生的串連效應,孫自宜老師團隊將教師社群成員各自的專業成功整合在「聲音地景」的概念上,融入場域長者身心健康的議題,利用聲音記憶,藉由對話、訪談、樂器製作以及音樂演奏等,以聲音凝聚青銀世代及家庭、社區向心力,藉庶民生活化的樂器製作做為課程主要產出之一,結合老人服務、社工、音樂、資訊等不同專業,跨領域為社區長者們打造實用的照顧方案。尤其木箱鼓等融入生活的木製樂器極具巧思,孫自宜老師說:「當初設定製作樂器的種類時,最主要的考量就是要能融入庶民生活,木箱鼓不僅是樂器,在社區家庭裡還可以變成椅子、吃飯桌或是書架,這樣才能真正進入社區居民的生活,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孫自宜老師團隊努力將樂器和音樂演奏化為自然親切的形式融入社區常民生活,則計畫成果不只是一時,而是真正可以親近而長久地留在場域,成為社區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而成為社區永續發展的一種內在能量。


跨領域彈性雙管齊下——學校體制支持與課前規劃溝通並進

        對於計畫課程能如此熱情投入,孫自宜老師表示:「一般課程模式固定,制式生活日復一日,較缺乏彈性。但若屬計畫課程學校則有機制彈性配合,不僅選課機制具有彈性,課程模式也更多元,能享有教學自由度,無論系上、其他教師或學校都不會干涉,如有必要,也能聘請學有專長的業師,一起來玩創新教學,只要目標和做法清晰,愛做什麼就都能去做,非常好玩。」由於抱持有趣好玩的心境,才能樂於投入而不停玩下去。

能夠維繫讓人很想持續玩下去的的熱情,正因計畫團隊能感受到周遭支持配合的力量,才能心無旁鶩針對場域議題展開跨領域探究和學習,孫自宜老師表示:「因為各種機制配合到位,計畫各課程及相關活動才能順利推展。學校在選課機制上給予我們很多協助,例如所有計畫課程均安排在每週五上課,四門課依序安排在週五全天的好處很多,時間集中一天對學生安排課表較方便,易於和系所專業課程時間區隔,另一方面則易於集中精神進行跨領域學習和深入議題,對師生而言都更為方便輕鬆,像場域活動我們基本上規劃在週五下午,選擇在這種專業學科課程很少安排的時段,修課學生就能避免衝堂,一整個下午時間充裕,所有師生都能專注投入場域探勘議題,與場域深入互動,就容易產生具體學習成效。」

        「另外,這個計畫有孵育期的規劃,給予團隊更多規劃布局的空間,孵育期的好處在於毋需急著在計畫初始即正式開設課程,這讓我們在開課前能有更多時間和學生深入對談互動,藉由課前彼此對話,除了有助於雙方相互瞭解,也提供老師選擇適合修課學生的機會,尤其我們計畫議題為青銀共融為主,相關科系背景的學生就會成為優先入選修課的對象,使計畫初期更順利推進,這方面學校也會配合我們的需求,先讓我們將預選學生的名單送至教務處,如有多餘名額再開放選課。」孫自宜老師說這種師生課前深入對話瞭解以相互選擇的做法,較能避免產生彼此錯誤的期待,一些需要所謂「營養學分」想輕鬆過關的學生,或僅是為了填補空堂就隨便選課的學生,就不會混入其中,更能確保對跨領域有興趣學生的學習成效,並維持跨領域課程的運作品質及價值。

        「然而隨著計畫第一期正式啟動開課,沒有孵育期也就沒有那麼多時間預先和選課學生深入互動,加上開放相關選課隨即爆滿,我們即改為利用第一週課程和學生詳細說明,如首次課程有未到的同學,我們會透過所屬學系系辦轉告詳細課程說明,協助學生快速理解跨領域課程的特質和做法,不適合的學生就會自動退選,有心於跨領域學習的學生就有機會修課。」由於學校機制和團隊規劃執行的密切配合,孫自宜老師團隊計畫的跨領域課群不僅修課學生踴躍,「修課學生選修上下學期不同計畫課程的比例有五成以上,其中全部計畫課程8門課都修習的學生有2位,學生對於跨領域課程的興趣很高。」

        孫自宜老師強調,跨領域課程需要學校機制、環境的配合才利於推行,也才能增進學生選修多門課而進入實質跨領域對話學習的機會,「我們會掛『胡蘿蔔』鼓勵學生來修課,例如108學年課程學習製作木製樂器,我會先和學生約定,上學期在樂器製作課程完成的樂器不能拿走,要等到下學期修完演奏課及成果展後就可以帶走一至兩件樂器,所以到了下學期有七至八成學生都留下來修課,畢竟想要帶走自己學習成果及辛苦製作的結晶是理所當然會有的心情和渴望。」可見除了學校系統機制的配合外,社群老師們如何互助合作,創意構思鼓勵學生延續修習相關跨領域課程的方法,也有助於提升學生跨領域學習的意願。

「一條龍」式規劃運作——社群凝聚合作無間

        孫自宜老師笑說他們的精算規劃連週五中午都不放過,每週社群聚會就排定在週五中午,老師和教學助理一起聚會討論反思及調整規劃,藉由共同空出的時間每週五一起吃午餐,同時固定交流討論,容易凝聚彼此情誼,形成共識,有效溝通而快速解決社群或跨領域的問題,使計畫順利推進,「因此每週五都是充實完整的一天。」更重要的是這種一整天「一條龍」式的規劃可以將大多數問題一次解決,有利於課程、跨領域專業間的銜接,而且無論師生社群都易於強化連結,最實際反映在出席率及聚焦專注度上,「無論課程或教師社群的出席率都會很高,因為大家都已意識並習慣週五就是計畫課程和活動時間,像是預作保留的時間和空間,也就能聚焦而不易被其他事項干擾。」同時,忙碌的老師們也較易將其他課務或事項與本計畫加以區隔,讓團隊老師們可以安心投入而易於協調各種工作項目,能使每位社群成員始終保持能量,教師社群長期運作的動能也得以確保。

        身為社群召集人孫自宜老師回顧團隊剛成軍時,最大的挑戰在於「找到共同目標」,他笑著說:「大概因為我話很多,所以這時正好扮演居間連繫的橋樑角色,設法尋求共識,社群召集人就像是編導,要讓社群成員能充分表達想法,又能在一定的範圍內收斂,導出結論,團隊有共同目標而能順利合作,才能持續走下去。」孫自宜老師團隊帶領學生們自然真誠而不斷與社區互動下,累積可觀的社群和社區能量,藉由本計畫第二期的持續推進,這股互信和溫馨的動能將繼續活化社區,也活化大學教學現場探究與實作的力量。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