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專欄作者簡介

作者|
翁燕玲

人物專訪
科學專業、人文關懷到教育傳播的紮根者與策展人 ——專訪陳竹亭教授
作者:翁燕玲
時間:2022/08/02



關鍵詞:科學人文、科學教育、科學傳播、跨領域、高教體制、研究方法、社群經營


  談到台灣跨領域計畫的先驅,陳竹亭教授主持的「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大學溝通能力的養成中程個案計畫」(簡稱SHS計畫),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短短六年間即帶領科學與人文攜手合作,率先引領教育界及學界反思面對多元社會複雜議題必須跨界,更能在跨領域教育、研究乃至教育傳播,全方位累積豐富的成果。其實陳竹亭教授在推動高教跨領域計畫之前,早已於中學科學教育、課綱發展及相關計畫中累積深厚學養及經驗,在科學人文、科學教育、科學傳播等多元發展實踐的成果不可勝數,陳竹亭教授如何能由以深耕化學專業而屢屢得獎的優秀學者,轉型成為台灣科學人文、科教傳播的跨領域領航人物,回顧個人生涯由窄漸寬的抉擇,拓展為精彩的人生實踐軌跡,正反映自身提倡「探究與實作」的教育與研究理念,也是跨領域實踐的最佳寫照。

教育及人生的轉捩點——由保守猶豫到勇於因應轉化

  身為科學教育傳播的領航者,陳竹亭教授卻自言個性本來是「相當保守的人」,「我的第一台手機是iphone 3,本來因為怕麻煩而不用手機的,,2008年起創立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被助理要求才辦的。」回顧自身一路行來的轉化歷程,「連我都對自己感到surprise」。在台大化學系任教,原本身為幾乎年年獲得國科會優良研究獎及傑出研究獎的優秀專業研究人才,本著學術研究的敏銳,警覺到教育環境氛圍的變化,重新反思,也讓自己的人生出現意外的轉折。

  「2000年擔任東華大學訪問學者結束返回台大,正逢每三至五年即考慮更換研究題目的轉換期,那時發現大一學生變得和以前不太一樣,這是一個逐漸發展的趨向,學生每隔兩三年就換一個味道(風格),而且學習的習慣好像在往下走,這讓我有好幾個思維:一是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好像在下降,二是我們的教學是不是要調整,就是教育的目標、方式和思維,應該要因應學生而改變;因為當時我已開始參與中學教育規劃的事情,像大考中心和多元入學等(命題研究委員與考試委員),這些教育政策和環境的改變使大學教育由原本只有前面20%的人入學,轉為普通教育,一套課綱成為所有學生都要學,在這種情況下,教育整個調性及核心思維都在轉變,很快地我就發現我們不能隨便怪學生,不論中學或大學都需要調整腳步,那時候即是轉捩點,到底我的研究要像先前繼續這樣做?往前做得更專門更積極也更窄?還是可以調整一下,分出一點心力從事教育?尤其我原本對教育就懷有熱心及關心,在專長和性向上也有這方面的能力,加上語言能力不錯,在這方面也許可以用上,就決定轉變了。」
不過畢竟曾是常常得獎的專業學者,開始轉換的歷程中也是「一面調整,一面猶豫」,加上所處專業其他學人對跨領域的誤解,以為是淺薄無益於專業的活動,早期常需面對頗多質疑及異樣眼光,陳竹亭教授依然懷抱對教育的熱情,奮力前進,這才開啟之後科普、科學教育、科學傳播乃至科學人文的全新發展路向,以大學服務社會科教之創舉,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科學人文之路。


  在科學教育及科學傳播方面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在於2006~2017年協助高瞻計畫,2008年起陳竹亭教授推動種子教師工作坊,為建置高瞻計畫教學與推廣資源平台,建立部落格發表科教文章,最終成為台灣中學使用最廣的科教教學資料庫,而後更名為「科學Online」。
而開創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Education,簡稱CASE),更讓陳竹亭教授邁向人生成就的高峰,擔任中心主任時首創大學科學教育多媒體網路傳播,並推動多項科學教育創新活動,包括自2009年起開創節目型態的「探索基礎科學講座」,此系列科普演講每學期為一主題八講,錄影全部上傳Youtube,當時每講座點擊率破萬或破數十萬均屬常見。2009年秋CASE官網正式上線,在台大率先以高品質錄製影音製作開放式課程(OCW),也影響台大日後開放式線上課程的開發及擴散。同時推出CASE報科學(CASE Press)科普部落格。2010年科學月刊四十週年,CASE協助全年發起「科學到民間」約兩百場科普活動,推行科學下鄉。這些首開風氣的科普、科教精彩活動,都在極精簡的人力及預算中完成,中心團隊當時的能量、創意及經營策略不僅讓各界耳目一新,更令學界刮目相看。

  另一項創舉則是陳竹亭教授率領團隊在2012年推展科教創意活動「台積電盃青年尬科學」,則以寓教於樂的競賽設計,培養科學人的聽、說、讀、寫多元敘事能力,陳竹亭教授認為:「敘事能力對科教、科普及科學傳播是十分重要的,具備敘事能力才能創造更生動、確切的跨領域溝通。」因此陳竹亭教授將複合型科普與科教部落格,結合文創設計的新型態科教資料庫網站平台,以新興資訊技術推動各種創意科普活動,各線上平台達數百萬或數千萬次點閱紀錄,那時若要問誰是全國大學最有人氣且兼具內涵的科學教育實踐服務團隊,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可說當之無愧。

  加上2010~2016年陳竹亭教授主持教育部顧問室/科技部資科司「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大學溝通能力的養成中程個案計畫」(SHS計畫),更進一步以科學與人文攜手為號召,強調大學生可以透過參與實踐實際專題案例的行動研究,學習跨域整合、創意和批判思考、團隊合作、發現與解決問題、溝通及語文表達等能力,進一步在大學中發展並推動高教的跨領域/跨科際教育傳播,成為早期高教跨領域計畫的典範之一

  這時,陳竹亭教授終於擺脫轉換跑道後不時來自學界「不務正業」的質疑,成功開創科學教育、傳播到科學人文跨領域研究與教育的新路向,更在自己開創的新路向上,贏回了更多更有社會影響力的重要獎項,包括2013年由化學學會頒給化學服務獎,2014年獲頒台大社會服務傑出獎。2015年獲教育部頒贈三等教育專業獎章。
究竟怎樣能由專業學者轉化為產出如此多元豐碩成果的跨領域領航者,陳竹亭教授說自己是「一面走,一面學」的「打帶跑」策略,一邊吃虧跌倒,一邊優化調整,猶如新創產業的做法以因應時代環境的快速變化步調和需求,「比如2006年協助高瞻計畫期間,為了建置高瞻計畫教學與推廣資源平台,最初按一般網站規劃做網站,結果沒人看;2007年我們就改變策略,建立部落格發表科教文章,花錢邀請各校中學老師寫作科教文章,老師們就會習慣使用,並要學生上線閱讀,自然協助部落格點閱率快速成長,成為台灣的中學使用最廣的科教教學資料庫,也就是後來的『科學Online』。」

研究精神的活化應用——教育傳播的行銷實踐及帶領團隊的用人哲學

  在教育傳播上要能做出成果,「最基本需要兩件事:一是marketing,二是sales,我們花費很大力氣在做這兩件事,且列為是必要成本,要先想閱聽者在哪裡,才能做出符合需求的成果,這是學界向來不太重視的層面,我們要能改變思維與做法,才能在教育傳播上發揮效益。所以我做SHS計畫時,就先要求必須要有4名固定人力負責網站技術支援,確保計畫歷程及成果的擴散效益,後來也證明這是計畫成功的關鍵之一。」

  在新思維與新做法上,「網路教會我不少事情外,年輕人帶著我一起跑,他們告訴我一些新的軟體或新媒體的做法,充分討論後我覺得沒問題,就放手授權他們去做,彼此合作都很高興,能在信任中一起開創,愈做就愈有興頭,一面學做一面衝,有時我也上街頭去協助宣傳,這種個性的轉變連我太太都感到驚訝。」能重視人才的特長,適才適所給予發展機會,正是陳竹亭教授帶領團隊成功開創新路的祕訣之一,能尊重人才的專業與特質,結合計畫發展機會,讓專業人才充分發揮所長,才能創造更多更好的成效。「SHS計畫的第二個博士後研究員是留英回國的,對歐洲學術發展頗為熟悉,充分討論可行做法後,我就讓他辦研討會,幾乎一個月就辦一次,總共辦了十幾、二十次,他會設定主題找我討論,確認後就著手向各方邀稿,一方面發行紙本特刊(有時甚至規劃專書),另一方面部分專稿可以同步上傳網站平台,即是「跨閱誌」部落格,讓總計畫辦公室能有大量質量兼具的論文研究成果發表,我認為這樣大規模的計畫當然要有學術產出,其實我推動科學教育和傳播及做相關計畫,抱持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研究精神和方法,外界常以為跨領域要有新花招新玩意才能成事,事實上研究思維和方法可以是以不變應萬變、最根本最好用的,因為學術的本質最難得在於新論點,能重視新論點所在加以發掘,予以應用,比如我們在科學傳播上的應用,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這種跨領域計畫中,我們沒時間去等計畫學校漸漸產出研究成果,總計畫辦公室自己先做,產生示範效用,計畫學校自然會跟進,我們計畫裡有好幾本電子書,就是總計畫辦公室先做,其他學校團隊看到後跟著做的。所以我會在充分討論後授權適當人才去做他擅長的事,博士後研究員能發揮研究所長,又能協助總計畫辦公室規劃累積相關研究成果,包括研討會和電子書等等,發揮研究精神去做去應用,讓人才適才適所,他們自然會把事情做到最好。」這是陳竹亭教授能帶領團隊衝出創新成果的用人哲學及方法。

團隊成功建立到解散重構的反思——引導與組織管理的必要

  「做事不能只講效率,還要重視人際關係和團隊經營管理。」陳竹亭教授回顧自己人生最得意的力作開創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CASE),並能開展眾多科學教育及傳播上的創舉時,特別強調團隊社群經營的重要,在CASE發展第三年至第四年間,最早延攬進來的五個人陸續求去,做出成果後,團隊求好心切,內部有點競爭的心結,而陳竹亭教授當時忙著帶大家衝出成果,面對團隊關係的變化,未能即時著手解決,「這些事都不是我原來了解的,大家都只是想把事情做好,卻不能解決人和人之間的問題,我在這上面是吃了大虧的,因為剛開始沒時間,只想帶著大家衝,現在反省就了解,一發現有狀況就要立刻處理,不然就會來不及;團隊解離後想再重構且保有成果而進一步成長,要重構這種團隊並不容易,我後來有參加一些引導(facilitation)的活動課程,像是Eric(曾士民老師)、Jackie(張桂芬老師)的引導,那個是有道理、有必要的,團隊/社群成員如何有效連結凝聚,才是長遠經營的重要基礎。」陳竹亭教授真誠謙虛地分享自身帶領團隊的寶貴經驗,說明社群經營管理有其專業及重要性,並透過自己接觸引導課程等繼續身體力行,展現不斷調適精進的領導者風範,也藉此強調身為社群或團隊領導人需要持續在此方面學習精進,才能因應社群團隊發展的需求。

  對於議題導向或跨領域教育聲量漸大的現象,陳竹亭教授提醒我們要務實觀察高教現場是否有具體及長久改變,才能真正看出是否已在高教端產生擴散及深化的效益。「許多這類跨領域計畫即使做得有聲有色,在目前高教現場看來仍屬於小眾,許多人仍不知這類跨領域計畫在做什麼,甚至有不少誤解,以為是不夠專業的表面工夫。如何使相關效益擴散,讓未參與這類計畫的高教其他領域或外界也能理解,進一步願意加入或提供適當支持,這將會是議題導向或跨領域教育更為重要的課題。」

  他以科學領域為例,說明高教端科學專業的老師本身其實對跨領域教育計畫有其實質需求,「加入敘事力教學研究計畫能讓科學專業老師們進一步學習如何與現今學生溝通,以推進其教學及研究的團隊關係,長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但他們要加入此類跨領域教育計畫十分不易,除了科技部或科技產業等相關計畫經費高的磁吸效應外,科學專業老師們已因前述計畫而承受極大科研壓力,加入教研計畫對他們而言目前仍有頗大挑戰。由此來看,高教端相關計畫效益的擴散仍有許多有待推動的地方。」其次,陳竹亭教授強調,高教端如何聯合外界讓跨領域計畫能「真正跨出去,而不僅是學界或教育內部的自high,必須要能連結其他利害關係人,如NGO、NPO或其他與議題/場域相關的組織單位或人員,共同參與跨領域計畫並強化長期合作,才有可能讓跨領域計畫及成果不致於因計畫結束即消失,而能真正在社會播種、萌芽、茁壯及擴散。」陳竹亭教授語重心長地表示,能否讓相關計畫成果永續,顯然在體制及推動做法上,都還有更多需要思考和努力的空間。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