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專欄作者簡介

作者|
翁燕玲

人物專訪
自我覺察到儒家悲憫關懷融入醫療照護的跨域敘事力創課團隊
作者:翁燕玲
時間:2022/08/02

關鍵詞:跨領域、中西合璧、跨領域、醫學教育、青銀共融、教學創新、未來思考


  這是一個打破小編多年採訪經驗的訪談開頭,不是一般訪談初始彼此的客套話,而是受訪者單刀直入,好奇詢問小編對本計畫與生活的體會,那份自然真摯而帶著關懷的好奇積極,具備一種時時反思覺察的眼光,正突顯出台大此次計畫團隊形構推手楊雅玲教授的特質,也反映台大團隊計畫裡反思自身醫護專業的態度,這種關懷他人、同時自我覺知加以調整的態度,似乎巧妙連結台大計畫的核心──由儒家文化「悲憫」融入專業職能敘事培力的創課精神。


大師開講啟發反思文化主體的醫護計畫靈感


  楊雅玲教授提起台大此次以護理系為核心,連結醫學系、社工系、心理系所組成的計畫團隊,所以能找到跨領域敘事力在議題上的關鍵連接點,以儒家文化融入現代全人醫療照護為靈感來源,即源於國際漢學、歷史學界學術泰斗黃俊傑教授的啟發,由於自己聽到黃俊傑教授講授儒家應用於當代社會的課程,這才使台大此一融入自身文化主體性的醫療照護創課及教師社群經營的獨到計畫,有了誕生的契機。

  「我覺得黃俊傑教授就是能把原來是學術、書本的東西變得很鮮明,可以用在實際的專業上,因為聽到他第一次演講的「醫學教育」講座,講到人的觀點,還有身心靈的觀點,是從另一個面向去認識儒家文化,所以就覺得這個儒家文化好像跟過去不太一樣,所以想深入學習,後來跟著他上課,了解可以把儒家文化怎麼樣運用在生活現況上,十分有趣,後來發覺其實儒家真的很生活化,所以後來我們護理系的系慶,邀請黃俊傑教授替大家講授有關於儒家思想在專業上的省思,讓人覺得真的很感動,他裡面講到現代護理所有的理論都是從西方而來,我們在講護理的時候大部分是帶著「黃皮白骨」(黃皮膚的醫護人員卻帶有西方思想),看來確實如此,那我們該怎麼來看這個現象?」善於反思的楊雅玲教授此時再次開啟自我覺察,反思自身專業裡的問題。

  對於理論內部隱含的文化脈絡問題,「比如心理治療,他們已經反觀借鏡東方文化思想,像是正念或是敘事治療,其實很多都用到東方的思維,掛一個主詞又變成自己新創的詞。護理的主軸其實是關懷(caring),後來有個美國學者嘗試去重新定義,他的某些理論跟我們東方的理論相當類似,於是我們就試著來看看自己熟悉的西方理論,是不是西方在解釋某些現象時其實東方也有類似思維,那麼我們未來教學時就能夠把儒家相關文化概念結合護理理論,先講原本就在我們生活中的東方社會文化結構,再講現代護理理論,這樣學生的感受因原已具備的親身體驗而會不一樣,學生的學習會跟成長經驗深入結合,不是我們原本沒有這種文化特質,但以前我們受教育的時候都以為如此,只好勉強靠近讓自己符合現有理論的框架。可是從原有的生活經驗當出發點,學生就會覺得這其實是自身本來就有的能力,也許他在學習的時候會產生不一樣的技能,在和別人互動之後也比較了解對方在講什麼,我們在想或許由此來看敘事研究,從這個部份重新審視和定義護理教育課程中最重要的核心價值,所以這就成為計畫的出發點。」


跨領域敘事力探索與專業創課新視野


  敘事力概念意涵其實是計畫初始台大團隊最頭痛的問題,提及探索敘事力定義的歷程,楊雅玲教授原先仍然習慣連說真的不懂,「畢竟是從不同科系提出的研究案,對敘事力的意涵仍覺得有點抽象,於是提計畫的時候我們就上網去看一些教學網站,看一些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教案,綜合幾個案子觀察推論,尤其臺北醫學大學做過的案子同是我們醫學領域,不會差距太多,這才從中領悟敘事力存在於我們專業的部分。我和高碧霞老師(計畫成員)討論到敘事力的培育跟我們護理人員原來有關,我們訓練學生做質性研究的時候,會用行為過程記錄,就是與病人的對話過程中撰寫記錄,我和高老師原來研究所階段都採用質性研究,自然不覺得這就是計畫所強調的跨領域敘事力,但是回顧護理人員的護理行為過程記錄,最後把行為過程寫成一個理論、一個架構,藉由這個計畫重新觀察,才覺得我們好像也可以提出自身專業中的敘事力課程,雖然還不清楚計畫辦公室所想所做和我的是不是一樣,不過我們就朝這個方向去做,所以就把儒家文化脈絡融入醫療專業敘事,兩者結合構成所謂跨領域敘事力而提出計畫申請。」

  「另一個就是從方法來講,行為過程紀錄這種質性研究的方法原來在護理系的應用都屬於個人作業。比如平常學生的實習作業可以寫成結構式,也可以寫成這種過程記錄,並以之應用在他的個案報告,但是這個都是在歷程結束有結果以後才有分享的機會,這種過程都是以他個人為主,看他與個案的互動是什麼,然後以此決定他的報告主軸。所以假使要以敘事培力計畫做為主軸,這個報告主軸就可以改在他的實習作業歷程中逐步觀察,而後大家一起討論、檢查。其實我們做的悲憫關懷作業,有了這個敘事力主軸就能觀察學生專業職能歷程中的不同展現,這不可能只用期末結果來看,過程中間就可以用互動的方式彼此分享,以悲憫關懷而言有很多不同的樣態,他看到的跟你看到的不同,在互動分享中整合變成一個完整的東西,這種模式相當有趣,也就由此規畫目前的創課計畫。」

  「不過有一點讓我初期很難說服自己的就是跨域創課敘事力的部分,假如我們在做了,那我們要做什麼跟過去不一樣?為什麼要花這麼多力氣來做?所以教師社群經營過程就安排課程,讀了一本書叫做《這一生你想要留下什麼》,內容和十堂領導課結合,事實上我們在寫計畫的時候也不太清楚我們需要做怎樣的團隊培力,過程要怎麼做討論、要看什麼,這本書那時候也是黃俊傑教授介紹,作者是美國大學名校的院長,在現實中相當成功,分享個人經驗時提到人在生活和專業都需要培養說故事的能力,至此才覺得好像比較能說服自己做跨域創課敘事力計畫的意義與價值。老師的確需要話語能力,那我們需要做什麼?對於這個敘事力的目的在做什麼?把我們平常在做的東西要能夠講,要能夠敘述。像我們在寫護理師照護記錄的過程當中,除了一般記錄以外,最後有一個空白的格子,分析為什麼你當時會問這句話?或是你當時會怎麼回應病人這句話、你這時候的反思是什麼?學生常常都不知道該怎麼寫,因為我們很常要記錄對方在講什麼,所以很難由此引起自身內在的感思,當你寫完以後如果有核對訪談對象這是在講什麼?自己的意思對方有理解嗎?下次再去訪問會對這個部分再深化紀錄,那你慢慢就會有感思,等到寫完這個報告,這個人就會有血有淚。」

  「假使我們能夠培育學生這樣的能力,每一次的小作業他能分享,雖然不完整,從中他能分享情感、對人的理解能力,也滿有趣的,對於敘事力,我們除了寫出科學化的報告之外,能以口說報告表達情感,讓他作業分享和討論,在講述過程當中就能讓他看見自己的情感。自己朗讀出來很重要,要能夠講,因為講的過程當中也是一種反思過程,別人給你的回應也會讓自己知道有沒有講到重點,如果講的重點不充分,同學也沒辦法給予回應,我們第一本共讀書籍就是關於跨領域敘事力培養的內容。」

「第二次講到敘事在全人照護的應用,針對學生照護時敘事不夠具體的問題進行討論,所以引入「人形圖」的方法,讓學生畫出這個人的臉怎麼樣、身體怎麼樣,這個就是初步的敘事形式,他們還沒辦法把對話寫得很好,因而改以表情動作描繪來敘述。」

  「我曾參加總辦的相關工坊,北醫林文琪老師的工坊很有趣,她在「人形圖」的研究開發上有多年經驗,這是我們教師社群研讀的第二個主題。第三個則是正念療癒,能讓自己專念,照顧自己才能照顧別人,於是又完成第三個共學主題。」


教師社群培力陪伴與未來思考工坊啟發專業新靈感


  因此楊雅玲教授特別能體會本計畫和一般專業計畫的不同,在於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培育計畫開設多元學習工坊,提供許多教師組成社群,在其中共學共創、交流對話的機會,這是其他計畫很少做的。她表示:「一般計畫常只是要求執行績效,過程中除了助理,就是自己孤單的在研究室裡苦苦研究,其實是很寂寞的。感謝總計畫辦公室願意開設這麼多教師研習工坊,讓大家共同研究,也相互交流與陪伴,這是非常難得的。」由此可知楊雅玲教授對本計畫的認同及投入計畫研習的熱忱。

  台大團隊在孵育期運用與計畫相關的三本主題書籍,邀請三位在主題方面學有專精的專業講師群授課,進行共學研討,並藉由總辦舉辦的工坊研習,由之展開更深入的跨領域研究與自身專業在敘事力上的精進對話。例如透過8/31、9/1的未來思考工坊研習,再次引發楊雅玲教授將未來思考應用在創課和教師社群經營中的靈感,「以受國健局委託而撰寫的早產兒手冊為例,以前問卷設計僅在於由現在的時空文化來加以撰寫,然而在未來思考工坊後,我會問這本手冊撰寫完成後到底能使用多久,因此借用未來思考由未來想像開啟現在與未來的可能視野,以未來十年做為考量進行設計,問卷內容和主體敘事就會呈現不同的新風貌。」顯然楊雅玲教授對未來思考工坊研習十分投入,運用本計畫資源,讓自己在專業和跨領域運用上也大有所獲。

  另外,她也提及在本計畫創課中,未來思考工坊所學又觸發她新創局部課程單元的靈感,不僅充分表現未來思考產生的新創能量,更令人好奇台大計畫團隊融入儒家文化思維的悲憫關懷照護議題,究竟會以怎樣的創新風貌呈現跨領域敘事力的深度學習。這些深入參與計畫的歷程,反映楊雅玲教授好學深思,以及在專業和跨領域創課時的自我覺察與用心,並持續投入教師社群經營,預備下一階段即將展開的場域踏查行動。這種總是勇於向自己提問而不斷反思的生活態度,正體現出計畫中對自他的深入關懷,也成為台大團隊未來計畫深化開展的最佳基石,讓我們更拭目以待。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