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專欄作者簡介

作者|
翁燕玲

人物專訪
現代桃花源的擘劃者 ——專訪曾旭正教授談社區營造到地方創生的成功關鍵與未來趨向
作者:翁燕玲
時間:2022/08/01

關鍵詞:心靈生態村、參與式預算、社區營造、地方創生、場域經營、社群經營

  曾任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台南巿副巿長,現任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教授,在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已累積近三十年經驗的曾旭正教授,是少數擁有產、官、學完整經歷,且長年深耕地方,由此對於議題探勘與場域經營形成一套獨到心法,多年帶領學生進入場域學習及協助社區的經驗,更讓曾旭正教授能充分將在地議題、場域實踐的歷程落實於課程規劃及教學,讓學生在場域紮實學習而能確實體會跨領域學習的精神與意義;如今這套奠基於近三十年心血的獨到心法更進一步用在台灣雲林「古坑國際心靈生態村」的規劃與推動,而引起眾多媒體新聞的報導與關注。究竟「國際心靈生態村」是怎樣的社區營造?由這個生態村的個案的推動,回溯過去,展望未來,擔任「古坑國際心靈生態村」召集人的曾旭正教授以其在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豐厚的專門知識與經驗,結合有機農業、終身教育、綠色照護、心靈療癒、環保建築等,勾勒出現代桃花源的願景,更大方分享一路走來相關成功案例所以成功的關鍵,由在地議題到場域經營實踐的精彩示範中,曾旭正教授示範的不僅是跨領域解決場域議題的歷程和成功關鍵,在成功的背後示現的是他在社區長年耕耘的耐心與韌性,以及出自對這塊土地和鄉親的深切關懷。

心靈生態村與參與式規劃設計取向——福智做為串連平台

  「古坑國際心靈生態村」訴求以聯合國提出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十七項指標為本,並融合政府政策及在地聚落特色進行規劃,曾旭正教授對這個規模宏大的生態村所描繪的願景是:「以原有的福智教育園區為中心,向外擴大納入周遭農田及社區聚落,成為近一千公頃的『古坑國際心靈生態村』,其中一半以上是台糖的土地,我們希望能轉成有機農業促進區,同時融入終身教育、綠色照護、心靈療癒、環保建築等多面向規劃,希望逐步落實建造身心靈教育與療癒兼具的現代桃花源。」
最特別的是這個生態村打造的模式已不同於早年福智教育園區的做法,「早年由於內外在條件仍不具足,2002年福智教育園區辦學規劃是以福智團體為主由上而下推動,目的在於由團體內部先奠立基礎及累積能量。現在心靈生態村的建造模式已大有不同,重點不是一般以為的單純砸錢大興土木,也不是媒體報導的政府或福智將拿出幾億元而可以帶動某個地方產業,而是採取參與式預算的方式,結合在地居民、政府、學界、業界的參與規劃,由去年起推動,一方面進行社區營造,另一方面將有福智新住民移入,成為生態村住民的基本組成,目前已先做完第一輪社區所有家戶的訪談,訪談相當順利,希望在2至3年的蘊釀後,可以更進一步推動後續社區營造甚至地方創生的工作。」曾旭正教授指出,受訪前兩日才在當地中洲仔辦理有機農業蔬果節且相當成功,當場就有地方人士希望未來可以擴大辦理,這即是藉由具有地方特色活動的推行,逐步凝聚地方居民共識,可見場域實踐和經營以多元方式持續推動,與社區關係深度連結的重要性。

  「終身教育方面將以實驗大學為核心,人數最多大約七百人,強調『做中學』,也就是發掘地方議題並由學習歷程加以解決,同時累積專業能力,這和『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培育計畫』的精神是一致的。」曾旭正教授笑著說:「不過一般大學最多是執行USR或跨領域計畫,只有部分教師學生參與,我們是『全校USR!大學和生態村密切連結互動還不止於此,未來這個生態村裡的實驗大學不會蓋學生宿舍,而是師生都居住於當地社區中,落實真正進駐社區,在社區生活中真實學習的理想。」由於實驗大學尚有待教育主管機關的審核流程,曾旭正教授表示目前規劃2024年先開設佛教學院,學習重心著眼於生活應用,「希望培育既能和合大眾、善於溝通,又具有專業能力的跨領域人才。」再加入綠色照護、心靈療癒,利用生態村友善自然的環境,引入相關專業人才及知識,如園藝治療等身心靈療癒的方式,讓這個生態村成為具有身心靈療癒能量的基地,而能成為與周邊、其他區域及國際交流的基礎。

  「所以福智在這個案子裡不是一般主導控制的管理機構或公司,而是一個互動交流連結的平台,可以連結眾多生態村當地的社區團體、組織單位(包括有機農、有機農業合作社、社區發展協會等),以及政府和在地社會企業(現有與未來可能投入者)等等,共同參與,溝通彼此的需求和想法,而這些都需要時間持續推進。」曾旭正教授說這正是參與式預算方式進行審議規劃的真諦。

向成功案例取經——融入地方情感/敘事與重視民主議事方法

  台南市後壁區土溝村的社區營造到地方創生的歷程,就是以參與式預算方式進行審議規劃而獲致成功的案例。參與式預算的模式需要跨領域的溝通,以尋求多方參與者的共識,需時較長,然而此種社區營造的效果不同於昔日政府預算發包由上而下的做法,曾旭正教授帶領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學生一起為土溝農村注入藝術新血,居民一起參與討論而規劃執行,實現了「村是美術館,美術館是村,全村都是美術館」的理想,讓農民生活美學呈現在農村家家戶戶,因居民參與規劃設計,所以能對營造成果有高度認同。

  「像土溝以參與式規劃設計方式推動社區營造的案例不多,我們希望藉著這類案例讓政府部門瞭解城鎮改造風貌也可以這樣做,營建署過去的做法大多是將經費撥給縣巿政府,縣巿政府就發包找建築師來做,沒有地方居民參與互動的過程,做出來的東西大家沒有感覺,也不會愛護,因為沒有內含真正的地方敘事。」曾旭正教授強調參與式審議規劃的模式雖然多需時間溝通,以土溝社區案例而言,即需六、七年才有成果,卻能在參與中融入在地情感故事,凝聚地方共識,使參與者產生認同,又能將社區文化環境藝術化,轉出時代新意,內外兼具的社區營造才能長長久久。

  「以參與式規劃模式進行社區營造要能成功,重點不在於某個一時能帶動社區或輿論的明星,太多案例常是社區明星雖能號召媒體和網路社群注意,引領一時風潮,卻因個人因素中途退出,使社區營造就此結束;能否成功的關鍵其實在於參與的這群人能不能形成一套集體討論事情的方法,而能夠處理內部意見衝突,否則也會產生分裂而解散,在面對意見衝突時能否掌握會議討論決議的議事規則,在適切的規範下讓眾人參與討論時能有所遵循,多方易於有效地做出決議,社區營造才能持續推動,《可操作的民主》這本書就有詳細的說明。教師社群也是一樣,如果開會討論時沒有一套大家共同認可的運作和議決規則,社群內部就易因議案立場不同而產生爭端,無法有效決議即不易真正凝聚,也就無法長久經營。」曾旭正教授指出最基本的議事規則,反而是大家運作社群時最容易被忽略的關鍵,卻是民主運作所以維繫的核心,場域經營、社群經營和社區營造要能長久,這是不可略過的基本功。

場域經營成功的關鍵——高教跨領域相關計畫執行的訣竅分享

  正因常帶領學生轉戰各地,參與地方事務規劃,進行跨領域專案推動,對於高教以議題為導向的跨領域相關計畫(例如本計畫或USR計畫),如何經由場域踏查與經營深化在地議題探勘,提出可行解決方案,並融入教育之中,曾旭正教授有其深切觀察,他表示:「鼓勵大學教師走出來,的確不容易。不是每個老師個性都像我一樣雞婆,不安於室,更重要的是,外在條件也有不少限制。我們藝術大學這方面就有優勢,因為是師徒制,重視做中學,且師生關係緊密,而容易耕耘社區,如有需要,只要和學生說好,可以隨時調換地點到社區上課,但是一般大學很難如此,體制上的限制很多,場域踏查和經營就會較為費力,在高教體制上的確仍有待突破。」

  怎樣才能在執行相關計畫順利突圍,曾旭正教授強調:「初期一定要以學生學習為本位,以教學或課程為核心,重點在於如何讓學生可以從場域中學習而有收穫,不僅因這類計畫的目標本就在於教學和學習,更因要讓學生由場域踏查中確實學習而有體會,才不會產生『反挫』心態,也就是能切實理解場域踏查進行議題探勘,再落實為解決場域議題的方案等整體歷程才是學習焦點,至於是否能立即解決場域問題,並非如此簡單;有些學生在這類計畫中很容易因曾有一點場域踏查經驗,就依此而認為一時未能解決的社區/場域議題,就代表場域踏查無用或沒有意義,未能真正理解場域議題的解決有其歷程性及複雜性。」這種『反挫』心態反而會形成反教育,因而曾旭正教授指出高教相關計畫初期必定要留意讓學生能由場域中真實學習,而不是為了幫教師做計畫案,或為學校做業績,或想立即解決場域問題為目的,才能真正由相關計畫中建立正確的場域和議題探索學習的觀念,達成跨領域教育的目標。

  「學生在場域初期常會充滿挫折感,兩、三個月後想休學的學生比比皆是,我就曾和一些較資深的學長級學生開玩笑說乾脆拿一疊休學申請單過來隨時備用好了;其實學生初期常因太過自我中心,不瞭解社區,容易提出一些自以為是,卻很難被社區認可的提案,這時最需要就是教導學生要懂得聆聽和溝通,拿出耐心、時間和誠意相互觀察,才能漸漸融入社區,瞭解社區真實的需求,彼此確能溝通對話後,才有深入議題探索及解決的可能。我也常鼓勵學生在校時要多認識其他科系學生多交流,這些都可能是以後事業上的工作夥伴,比如應用藝術研究所做金工的、做陶瓷的,或是音效學院做記錄片拍攝的,這些都可以成為日後各種專案合作的夥伴,建立自己的人脈,才容易走出自己的路。因為對現在年輕人而言這個才有趣,有趣他們才願意繼續做,叫他們朝九晚五上班,他們不願意了;而且由此可以形成策略聯盟,可以接案並聯合不同領域學有專精的夥伴共同協作,成為新的工作發展模式。」

  「以土溝社區營造的成功案例而言,我的學生早期就投入社區營造的工作,剛開始一段時間社區居民觀察他,他也在觀察社區,彼此都在觀察是否適合做為合作對象,社區也會怕一些人打著協助的旗號,卻做到一半跑掉,我們也需要觀察社區是否有足夠關心而能凝聚投入長期的營造發展。」

  「然而相關計畫進行數年後,以社區營造而言,拓荒期結束後,隨著社區營造發展的程度提升,需要新的資源和更進一步的拓展,這時會出現新的挑戰,就是新一屆的學生不易融入社區/場域的問題,場域的問題早已被前面的學長姐向前推進,社區/場域和原本學生的關係已趨成熟穩定,社區不太可能等待或有能量重新教育什麼都不懂的新學生,這時就要有轉換新場域的準備,才能發揮相關計畫在教育學習上的效益。比如我們近兩年就轉換新場域到官田社子,原本學校附近的場域大崎就交由原已長期深耕的畢業學長持續經營,而不適合新生進駐,因應社區發展後需求變化,社區需要懂得社區的專業人士協助,這時也就由社區營造走向地方創生,能自主經營獲利的社會企業陪伴地方一起成長發展,才能長久對社區發展有利,所以相關高教計畫每過幾年換場域是必須的,對於社區或教學現場才能形成正向循環。」

未來人才新趨勢?不是青年返鄉,是鼓勵青年留在社區

  「我常鼓勵這些在場域深耕多年,能為地方做事,也認同地方的學生畢業可以成立工作室留在社區發展,因為他們已熟悉社區,又是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士,是社區長期發展需要的力量,社區營造如只停留在政府補助或一時計畫,則無法長久維繫,要走向地方創生,由熟知在地的社會企業接手和社區互動,能夠創造利潤,協助社區持續創造並能自給自足,地方的議題才能持續被關注及推動。」曾旭正教授表示這也是年輕人生涯規劃的一種做法,未必要回到城巿和大家做一樣的事。曾旭正教授的學生林建叡本是高雄人,現在留在台南藝術大學旁的大崎落地生根,和同學羅婉慈婚後一起在大崎成立工作室,經營結合在地藝術文創、村落文化空間與在地農特產的「藝農號」,並發展相關商業模式,正是在研究所時期跟隨老師一起進社區場域長期踏查,最終選擇留在社區和社區一同成長的範例。

  展望社區營造在台灣的未來發展,曾旭正教授除了希望能由社區營造走向地方創生,鼓勵熟悉社區的年輕人留在社區結合在地特色創業發展,更期待未來這些有特色的在地社會企業可以朝向合作社模式經營,「合作社可讓參加者成為股東,分配利益,由參與合作社的各個社會企業或組織單位聯合經營,由此可以串連合作,壯大規模,在地的社會企業和組織能獲利,才能長久經營,和地方共生共榮、共同成長,這是我對台灣未來社區營造發展方向的新期待。」在地居民、企業、組織等多元在地力量共同串連參與在地事務及發展,正是曾旭正教授近三十年一路走來始終期盼具有真正在地聲音、故事與溫度的社區營造,這個期盼如今藉由他的學生們、抱持相同理想的其他社區營造工作者持續努力實踐中,曾旭正教授自己依然帶著一屆屆的學生在場域踏查之餘,更懷抱著「古坑國際心靈生態村」由參與式規劃設計以完成現代桃花源的理想,社區營造的規模更大,來自不同人或人群的挑戰也更多,但曾旭正教授期盼在地多元溝通參與的跨領域理想不變,「這也許需要10年20年才能完成,不同屬性的人如何融入共存,需要相互學習,建立彼此合作的習慣,在共同參與的過程會找到持續向前邁進的模式,這就是生命的修煉。」正因把社區營造到地方創生當成生命修煉,曾旭正教授可以有無比的耐心和韌性,不慍不火,從過去到未來,為自己也為台灣地方文化風貌的營造,走出一條充滿生命力的道路。

 


推薦文章